分體式多普勒流量計測量原理是基于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流量計的測量管是一內襯絕緣材料非導磁合金短管。兩只電極沿管徑方向穿通壁固定在測量管上。其電極頭與襯里內表面基本齊平。勵磁線圈由雙向方波脈沖勵磁時,將在與測量管軸線垂直的方向上產生一磁通量密度為B的工作磁場。此時,如果具有一定電導率的液體流經測量管,將切割磁力線感應出電動勢。電動勢正比于磁通量密度,測量管內徑與平均流速的乘積。電動勢(流量信號)由電極檢出并通過電纜送至轉換器。轉換器將流量信號放大處理后,可顯示流體流量,并能輸出脈沖,摸擬電流等信號,用于流量的控制和調節。
無論是分體式多普勒流量計,還是雷達多普勒流量計,探頭本身發出的聲波及雷達波覆蓋面積都極為有限,事實上是無法直接測量得到整個過水斷面的平均流速的。因此,如何通過探頭獲得的有限的原始流速數據獲得截面平均流速至關重要。目前,平均流速的獲得一般是根據某一深度或某幾個深度的流速數據根據數學模型計算截面平均流速。雷達波流量計一般只具備測得表面流速的能力,因此,只能以表面流速計算得到平均流速。而超聲波流量計因其安裝于液體液面以下,可以獲得多個深度流速,可以獲得多個流速計算得到的平均流速。
因為分體式多普勒流量計可獲得多個深度流速數據,除了以這些流速計算平均流速外,這些不同深度原始流速數據還有另外的處理方式。例如,獲得某幾個深度流速數據后,不是直接用來計算平均流速,而是通過模型計算更多深度及位置的流速,在流體截面上形成等流速線,然后通過等流速線及類似環形積分區域計算得到平均流速或者直接計算流量。這種原始流速處理方式帶來的,是更為廣泛的流體形態適應性。計算平均流速時,是用每條等流速線在截面上一點點積分算出來,可想而知,這么做就算是同一截面出現了上層下層流體方向相反也沒關系,照樣可以積分得出相對準確結果。